首页 放生起源 佛学经文 放生功德 佛教修行 放生指南 佛经故事 放生仪轨 法师开示 放生心得

放生心得

东莞打完胎都要放生吗(东莞关于微信群放生)

来源:http://www.packdg.com 作者:放生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3-10-15
摘要:主要对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的思想进行弘扬,阐述了菩萨地的整个修行过程,并显示了大乘的庄严和殊胜。此外,无著菩萨还著有阿毗达摩集论,对大乘阿毗达摩经的法相进行了全面论述


【东莞打完胎都要放生吗】「东北放生什么」「放生用什么」提供放生、全国代放生服务

认识与存在_之二中国佛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放生感应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三、唯识宗的依据经典

放生什么动物对眼睛好


我们学习唯识,首先应对唯识宗的重要典籍有大致了解。无论是古人治学,还是现代人研究学术,都非常重视目录学。因为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了解与此相关的书籍及重要资料。如果没有目录学的基础,不知道应当阅读哪些著作,搜集哪些资料,研究就无法有步骤地开展。

人工养的泥鳅放生能活吗


唯识学依据的典籍主要是六经十一论,它们不仅是唯识理论建立的基础,同时也涵盖了唯识的整个理论体系。六经为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摩论、楞伽经和厚严经。其中和唯识宗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推解深密经,可以这么说,云端佛学,唯识宗的许多重要理论都源自解深密经。

放生虾是求什么



解深密经共有五卷八品。其中,“胜义谛相品”是立足于胜义谛的思想。相对于小乘佛法所依的三法印,大乘佛法是立足于一实相印,而对此解说得最详尽的即为解深密经的胜义谛相品。本品从胜义如何超越名言概念、超越思维,及胜义的普遍性、胜义与世俗现象的关系这四方面进行了极为透彻的阐述。“心意识相品”则对心意识进行了全面考察,唯识宗擅长对精神现象展开分析,这一思想就渊源于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主要阐述三性、三无性的思想,并对空与有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无自性相品”,唯识宗许多不共的思想就来自此中。在“分别瑜伽品”中,则详细解说了整个唯识宗的修行及大乘止观法门。

鲤鱼什么时间放生好


华严经在中国的流传,主要是以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卷本和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卷本为主,此外,还有般若翻译的四十卷本。我在学习华严经的过程中发现,这部经典包含着两种思想,一是早期大乘经典的性空思想,一是三界唯心的唯识思想。“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著名偈颂,就是出自华严经?十地品中,这样的思想在华严经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华严宗的法藏大师正是根据华严经建构了法界缘起的理论,而这法界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是宇宙人生展开的根本所在。当年世亲菩萨之所以能够回小向大,也正是在无著菩萨那里听闻了华严经?十地品后,才深刻感受到大乘经典的殊胜。

将乌龟放生有什么寓意


如来出现功德经在中国没有翻译,所以我们也无从考察它的内容。


大乘阿毗达摩经同样没有翻译,但我们通过 大乘论就可对其内容有大致了解。 大乘论为无著菩萨的代表作,根据大乘阿毗达摩经的“ 大乘品”撰写而成。在整个 大乘论中,多处引用了大乘阿毗达摩经的经文,无论是阿赖耶识的提出,还是唯识的形成,及修行次第的建构,都是以此经作为依据。此外,无著菩萨还著有阿毗达摩集论,对大乘阿毗达摩经的法相进行了全面论述,所以这部经典和唯识宗的关系也很密切。


楞伽经在中国先后翻译过三次,第一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楞伽经四卷,禅宗达摩祖师让人们以楞伽印心,所使用的即为此经。此外,还有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卷本楞伽经,实叉难陀翻译的七卷本大乘入楞伽经。楞伽经中,重点谈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也正是唯识宗的核心思想。

东莞打完胎都要放生吗(东莞关于微信群放生)


厚严经,一说为大乘密严经,在中国有两个译本,一是地婆诃罗(日照)所译,一是不空所译,均为三卷。大体而言,两个译本的译文大致相同,而品名稍异。然就体裁来看,日照译本的长行、偈颂各半,不空译本则多为偈颂韵文。此外,日照所译较不空所译有更多省略之处,现今通行的为日照译本。本经旨在阐明如来藏、阿赖耶识之义,并广说密严净土之相。全经分八品,叙述佛在超越三界的密严国土升座说法,金刚藏菩萨请示第一义法性,佛以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作答。其次,金刚藏菩萨对如实见菩萨、螺髻梵天王等解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等大乘法相。最后说明如来藏即阿赖耶识、即密严之理。




瑜伽师地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三乘行者的修行,可以说是修学佛法的百科全书。本论共由五部分组成,为我们建构了学佛和修行的完整次第。首先是本地分,为论典的核心部分,所占分量也最重,共五十卷。本地分共由十七地组成,分别是: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所以本论亦名十七地论,主要讲述了三乘行者在修行中的境、行、果。佛教的很多典籍都是按照境、行、果的内容来建构,境是我们所应认识的境界;行是修行的次第;果则是修行证得的结果。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从五识身相应地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主要讲述了人天乘的境界和修行;声闻地所讲述的是声闻乘的境界和修行;菩萨地所讲述的是菩萨乘的境界和修行;而有余依和无余依地是侧重从果的角度来说。其次是 抉择分,共三十卷,对本地分中较为深奥的部分再次进行阐述,并将深意抉择出来加以演绎,仍建立在本地分的基础之上。第三是 释分,只有两卷,“略 诸经中之仪则”,诸经主要是指阿含经,也就是对阿含经的仪则进行解释。第四是 异门分,也是两卷,“略 诸经中所有的诸法名义差别”,将阿含经中的名义差别作了一番介绍。第五是 事分,共十六卷,将阿含经中的重要义理作了介绍。由此可见,瑜伽师地论和阿含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印顺法师所著的杂阿含经论汇编中,将瑜伽师地论后面这部分内容和阿含经进行了对照和比较,以此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显扬圣教论为无著菩萨所造,共二十卷,由玄奘三藏翻译,主要是对瑜伽师地论的要义进行弘扬。因为瑜伽师地论博大精深,无著菩萨为便于人们学习,将瑜伽师地论的主要义理提炼出来,分为 事、 净义、成善巧、成无常、成苦、成空、成无性、成现观、成瑜伽、成不思议、 胜决择等十一品进行介绍。


大乘庄严论本论为弥勒菩萨所造,释论为世亲菩萨所造,由波罗颇密多翻译,共十三卷。主要对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的思想进行弘扬,阐述了菩萨地的整个修行过程,并显示了大乘的庄严和殊胜。唯识宗的很多论典都分别有本论和释论,本论为偈颂,释论为长行。印度人造论的习惯是先写偈颂,将自己的思想以偈颂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再以释论进行说明。释论并非全由造论者自行完成,但由他人来完成这一工作,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分歧。唯识三十论就有这样的现象,世亲菩萨完成偈颂之后,未及造释论就圆寂了,其后出现了多部释论,分别以不同观点进行解说。


集量论由陈那菩萨所造。陈那以擅长因明学而著称于世,在唯识学上也颇有建树,大家学过因明,应该对他有所了解。集量论是陈那菩萨重要的因明学著作之一,共四卷,由真谛翻译。集量论亦有偈颂和释论,是将陈那所著正理门论等诸论中有关‘量’之部分全数收集,汇编组织而成的因明论著,为陈那自身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包括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观喻似喻品、观离品、观过类品六章。论中还包含了对世亲之论轨、正理学派、胜论学派、弥曼蹉学派、数论学派等知识论的批判,以批判的态度研究佛教与外道的各种量论,将量归结为现量与比量,并分别阐明两者性质。更提出三分说,将‘识’分为相分、见分和自证分。现量论与三分说发展了唯识学的认识论,又以‘三支作法’为中心,说明因三相、九句因、同喻之合与异喻之离,剖析多种似因、似喻与似能破之推理错误。


大乘论的本论为无著菩萨所造,先后有三个译本,一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二为陈真谛译,三卷;三为唐玄奘译,亦为三卷。释论分别由世亲菩萨及无性菩萨所造,前者亦有三个汉译本,即真谛所译之十五卷本,笈多所译之十卷本和玄奘所译之十卷本;后者唯玄奘译本。所以, 大乘论在中国曾有过多次翻译。真谛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唯识的重要经论几乎都翻译过,在他的译著中,自己最为重视的便是 大乘论。真谛传记载:“真谛虽广触众经,但偏弘 论。”由于他的偏弘,在梁武帝时代因此出现了 论宗。南北朝时期,很多大德都是专弘一部论典,并依此形成自己的佛学思想,如毗昙师,成实师、涅?师、地论师。更进一步,便是根据这部论典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那就不仅是师,而成为宗了。如当时所出现的 论宗和地论宗,当然这些宗派尚不及隋唐时期的宗派那么完善。


十地经论由世亲菩萨所造,是他回小向大后所造的首部大乘论典。北魏宣武帝之时,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和勒那

分享到:

东北放生什么,放生用什么,关于微信群放生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起源 | 佛学经文 | 放生功德 | 佛教修行 | 放生指南 | 佛经故事 | 放生仪轨 | 法师开示 | 放生心得

Copyright 2019-2030 放生文化 放生鱼_放生什么鱼最好_放生鲤鱼功德_放生鲫鱼功德_放生文化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