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生起源 佛学经文 放生功德 佛教修行 放生指南 佛经故事 放生仪轨 法师开示 放生心得

法师开示

洋博士的信仰之旅:从西方文化看佛教的现代价值

来源:http://www.packdg.com 作者:放生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4-05-01
摘要: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佛教的经验方法,就会发现分析方法的作用非常明显。在量子物理学中,我们发现佛陀不仅预见到了观察和实验分析的科学方法,而且还具体暗示了一些关于人类和宇

返回上级洋博士看到东方人把佛教当迷信大惑不解--西方人普遍认为佛教是非常科学先进的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将所有的自然和精神世界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所获得的那种宗教意识之上。"

--西方现代物理

哪里可以看佛教讲经全集

学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种观点的研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如果我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是如何看待某一事物的话,我们就会开始看到自己片面观点的局限性。

这一点最清楚地表现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写的自传中,他谈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当代的西方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佛教徒,那里又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佛教徒。

在欧洲,总的来说,对于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进、非常理性和非常复杂的。所以,当我来到新加坡,发现这里的许多人认为佛教是过时的、非理性和与封建迷信过从甚密的宗教时,着实使我大吃一惊。这种态度是阻挠人们了解佛教的两种态度之一。 另一种态度,则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认为佛教太深奥、太抽象,以至于从来就没人理解过它。

这就是我所说的 "看法 "这个词的意思。因为以西方人的观点看,佛教是一种形象,而以传统的观点看,佛教又是另一种形象。在真正能够了解佛陀的教法之前,人们必须改变心目中预先抱有的 "消极佛教 "的形象,之后才谈得上形成一种关于佛教的实事求是的观点。

西方人欣赏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不为文化所限制,不为任何特定社会、种族或民族所限制。某些宗教是受文化限制的,比如说犹太教,佛教则不然。所以历史上我们有印度佛教徒、泰国佛教徒、中国佛教徒、斯里兰卡佛教徒、缅甸佛教徒等,而将来会有英国佛教徒、美国佛教徒、法国佛教徒等等。因为佛教不囿于文化。 它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文化流向另一种文化。其原因是佛教的重点在于内心的修持,而不是表面的实践。

我要谈的第二点,是关于佛教的 "实用主义 "或者说 "实际性",和关于佛教 "正视问题 "而不搞形而上学的这个事实,以及佛教识别具体问题并用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这一点上,佛教又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相契合,即:如果某个东西实用,那就用它。这是西方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重要部分。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在《箭喻经》(Culamalu

这个人被用来比喻那些想知道宇宙的本源、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是有限还是无限的人们,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是决不会去实践一种宗教的。

这体现了我们所说的佛陀的 "实践态度"。它说了很多关于问题的轻重缓急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一味地提出错误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开发自己的智慧方面就不会走得太远。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分清主次的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痛苦问题。

正因为佛陀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我们不必猜测世界是否永恒--射在我们胸口的箭恰好就是这支箭!这一点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根据轻重缓急做出选择。

例如,我们决定在打扫房间的同时在炉子上煮豆子,当我们在打扫时闻到豆子烧焦的味道时,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打扫房间,还是关掉炉子上的火以保存豆子?同样,如果我们想要智慧,就必须认识到事情的轻重缓急。上文 "中箭受伤的人 "的寓言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我想说的第三点涉及佛陀教导的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的重要性。佛陀在《俱舍论》中对迦摩罗人的忠告(《拘子经》,与中国《大智度论》中的《观经》相似,但又不同)阐明了这一点。迦摩罗人的处境与我们今天面对众多教义的处境相似。他们向佛陀请教: 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老师,每个人都声称自己的教义是真理,如何才能知道谁说的是真理呢?佛陀告诉他们:不要仅仅因为某些权威而接受任何东西;不要仅仅因为这些东西恰好被写了下来而去阅读它们

河南省佛教讲经交流会

接受它;不要仅仅因为尊敬师长而接受任何东西;不要因为道听途说或听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而接受任何东西;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验证、检验你所听到的东西。当一个人知道某件事有害时,就会拒绝它。而当一个人知道某件事有益并能带来幸福与安宁时,他就会去做。佛陀建议,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验证所听到的内容。

在佛陀给卡马拉人的忠告中,我认为佛陀是在说,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大脑作为 "试管"。我们自己可以体会到,当心中充满贪婪和嗔怒时,它们会让我们痛苦不堪、不得安宁;而当心中的贪婪和嗔怒消失时,它们会让我们幸福安宁。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值得注意的是,佛陀的教导是为了看到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进行这样的实验,只要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经历领悟到佛法的真理,并用自己的经历去验证它,我们就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说自己在通往觉悟的道路上取得了进步。

我们可以看到,佛陀的方法与科学解决知识问题的方法惊人地相似。佛陀强调客观观察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观察是佛陀知识的关键。四圣谛中的第一谛 "苦 "就是通过观察得出的。佛陀的道路也是通过 "小乘 "最终实现苦的彻底终结。因此,在佛陀之路的起点、中间和终点,"观察 "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类似于科学传统中客观观察的作用。

中国佛经讲义和修行基础

这与科学传统中客观观察的作用类似。

科学传统告诉我们,在观察一个问题时,我们必须形成一个带有特定假设的一般理论。在四圣谛的教义中,我们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在这里,一般理论是 "万物皆有因",具体假设是 "痛苦的原因在于'贪婪'和'无知'"。". 这一事实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

洋博士的信仰之旅:从西方文化看佛教的现代价值

在四圣谛中,这种实验方法被称为 "道"。通过 "道",可以确认第二圣谛 "集 "和第三圣谛 "灭",因为通过 "道 "的实践,人们可以放弃贪婪和无知。通过戒除贪婪和无知,人就能消除痛苦。就像科学中的实验一样,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因为不仅佛陀因此离苦得乐,而且所有遵循佛陀之道的人都能离苦得乐。因此,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佛陀获取知识的方法,就不难发现佛陀的方法与科学方法非常相似,而这一点也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兴趣。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论了。爱因斯坦的话为什么不像一开始那样让我们吃惊,这一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因为我将谈谈佛教的分析方法。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佛教的经验方法,就会发现分析方法的作用非常明显。佛教的 "经验 "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观察者本身。佛教以其哲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著称。这里的意思是,佛陀将经验分为几个部分,最基本的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又可细分为十八界,再细分为七十二品。这种方法就是分割法。我们不满足于对经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要分析它、探索它、拆解它,就像把一辆马车拆成车轮和车轴一样。这样做是为了了解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例如,如果我们看到一朵花、听到一首音乐或遇到一位朋友,所有这些体验都是综合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在现代科学和哲学中并不陌生。我们在科学中发现了大量的分析方法。在哲学中,使用这种分析方法的传统大师可能是伯特兰-罗素。一些研究成功地将罗素的哲学与佛教的阿毗达磨进行了比较。

因此,在西方科学中

佛教讲经交流演讲

在佛教和哲学中,我们发现了与佛教分析方法的惊人相似之处,这一并不陌生的特点吸引了大批西方思想家和学者投身佛教。在心理学方面,佛法对情感、意图、习惯等的分析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他们现在转向佛法,以获得对自己学科更高层次的洞察力。

在最新的实验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的启发下,人们对佛教、科学与佛法的密切关系以及现代科学、哲学和心理学发展趋势的兴趣达到了顶峰。

在量子物理学中,我们发现佛陀不仅预见到了观察和实验分析的科学方法,而且还具体暗示了一些关于人类和宇宙本质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只有在最近的量子力学研究中才被发现。例如,意识的重要性。不久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评论说,宇宙的确就像一个巨大的意识。达摩经》中说 "心是佛法之本"。意识是一切精神状态的创造者,物质和能量是相对的,意识和物质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所有这些暗示都在不断地被科学的最新发展所揭示。

因此,目前在西方发生的情况是,学者、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在佛教中发现了一种与现代西方科学思想的基本原则相协调的传统。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佛教特别耐人寻味,因为他们发现虽然科学方法和科学发现与佛教极为相似,但他们却无法在科学中找到完成内心世界转变的方法或手段。他们有办法建造更好的城市和高速公路,但却没有能够 "建造 "更好的人的系统。

因此,西方转向佛教,将其视为一种古老的宗教,它与西方科学传统的某些方面非常相似,但却超越了西方唯物主义和科学传统的局限。

作者:彼得-德拉桑蒂纳博士 彼得-德拉桑蒂纳博士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起源 | 佛学经文 | 放生功德 | 佛教修行 | 放生指南 | 佛经故事 | 放生仪轨 | 法师开示 | 放生心得

Copyright 2019-2030 放生文化 放生鱼_放生什么鱼最好_放生鲤鱼功德_放生鲫鱼功德_放生文化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